2021-12-23
 
郑人豪: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23日  

  日前,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城镇常住人口1.1亿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全面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完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建立,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规划》明确了2035年及‘十四五’时期广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政策举措,是指导广东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人豪接受记者专访表示中国建材网cnprofit.com

  以人为核心,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记者:《规划》编制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考虑?

  郑人豪:一是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为导向,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按照国家关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部署,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主线贯穿于规划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总要求指导部署新型城镇化各项任务。

  二是全面贯彻国家要求,突出广东特色。《规划》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现代化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谋篇布局,立足广东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较高,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征,按照省委“1+1+9”的部署并予以深化细化,力求突出广东特色。如在城镇化“一群五圈”总体格局中,对都市圈进行分类施策,突出体现不同类型都市圈发展特色。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本次的规划期跨越了“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我们坚持远近结合、统筹谋划,从城镇化水平、城市治理、城市环境、城乡融合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记者:广东是全国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第一大省。未来如何发力,让外来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郑人豪:“十三五”期间,广东累计实现1330.4万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着力提高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一是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宽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落户限制,将落户条件中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进一步放宽到3年以下。提高居住证申领、签注便利度,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居住证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等新型户籍制度。

  二是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均等覆盖常住人口。以就业创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住房保障为重点,推动公共资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面均等覆盖。

  三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在人口集中流入地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

  四是深化市民化配套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健全“人地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

  构建“一群五圈”城镇化格局,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记者:未来十五年,广东在城镇化发展格局方面有什么举措?

  郑人豪:我们提出优化珠三角城市群和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一群五圈”城镇化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市辐射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增长动力新机制。具体来说:

  一是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珠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要素和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开放合作高端平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是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推进都市圈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五大都市圈融合发展。

  三是推动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发展核心引擎。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全球标杆城市,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发展能级,积极培育珠海、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佛山、东莞省级经济中心城市,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四是提升大中城市发展能级和功能品质。推动珠三角大中城市优化创新发展,推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节点城市加快发展,引导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形成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五是加快推进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县城及小城镇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全面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提升小城市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做大做强中心镇,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为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生力军支撑。

  记者:广东仍存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未来将如何缩小城与乡之间的差距?

  郑人豪:广东将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二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以县域为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加快补齐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四是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五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统筹提高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让城市更美好,实现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记者:《规划》在城市建设的方面有哪些安排?

  郑人豪: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由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推进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一是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以人性化便捷化为导向,提升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提高存量空间品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二是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以增强城市创新能力为牵引,提升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就业支撑能力,建设创新环境开放包容、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创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创新城市。

  三是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前瞻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四是建设低碳生态的绿色城市。加快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品质,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是建设岭南特色的人文城市。鼓励文化创新发展,塑造岭南特色城市风貌,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感和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文城市。

  六是建设健康安全的韧性城市。聚焦重大风险防控薄弱环节,健全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建成具备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和恢复能力的韧性城市。

  记者:城市发展对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广东将从哪些方面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郑人豪:《规划》转变以往城市重开发建设而轻管理服务的思维,提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构建“空间—社会—行政—资金”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治理。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强化规划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引领约束作用,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布局,强化空间秩序管控,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二是创新完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移,加强城市社区治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有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高城市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和空间治理效率。

  四是创新城市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加快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城市建设运营周期相匹配、稳健可持续的城市财务平衡体制机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cnso360.com | 客服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