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版 | 信息站 | 企业 | 原料 | 热点 | 商道 | 资讯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企业聚焦 > 详细信息
推进海外资源投资开发、维护产业链安全,牢记总书记嘱托 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年05月27日    阅读量:1441     新闻来源:中国建材网 cnprofit.com    |  投稿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每年要消耗大量矿产资源,但部分矿产品种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我国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增长,造成相关产业链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迅速蔓延,凸显了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


在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的形势下,企业仍要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布局,通过直接投资、并购、参股等方式在海外进行资源投资开发,提高海外自有资源权益比重,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中国建材网cnprofit.com。”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支撑体系和企业海外投资经营保障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推进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创造条件。


  曹志强指出,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供应的瓶颈约束日益凸现。根据中国工程院对油、气、煤、铁、铜等重要矿产的可供性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其中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国民经济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


尤其是油、气、铁、锰等大宗矿产的战略储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大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利用力度,保障战略资源供给,对实现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相关产业链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中国是钢铁大国,年产粗钢全球占比超过50%,也是世界上钢铁冶金大宗原燃料铁矿石和焦煤的最大消费国。从铁矿石资源分析,国内铁矿大多贫矿多、富矿少、含铁量低、杂质多,迫使我国钢企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高品位铁矿石。2019年我国进口铁矿10.7亿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5%。


而铁矿石供给被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等四大矿业巨头主导,产量占全球铁矿石市场约50%,行业集中度高,垄断经营特征明显,长期把持铁矿石的定价权,在行业整体利润被侵蚀的同时,供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从焦煤资源分析,进口的煤种主要是国内储量较少的主焦煤及1/3焦煤等质量较好的炼焦煤,随着未来国内焦煤的资源减少,焦煤对外的依存度也会越来越高。


  曹志强同时指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扩散,逆全球化趋势抬头,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球钢铁消费需求下滑,但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价格仍然保持高位。


钢铁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极度不均衡,将对我国钢铁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在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同时,秉承“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营理念,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通过直接投资、工程承包、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走出去投资开发战略性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延伸优化钢铁产业链,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他介绍,2009年,华菱集团抓住有利时机,筹资62亿元收购FMG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入股后,FMG年产规模从2800万吨扩张到1.7亿吨,成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公司90%的矿石销往中国,扩大了我国钢企进口铁矿石渠道,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铁矿石垄断经营格局,符合我国钢铁行业的根本利益。


截止目前,华菱集团通过分红和出售部分股票已收回全部初始投资,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华菱集团目前仍持有10%的FMG股权,享有权益矿约1700万吨,为铁矿石供给提供了保障。华菱入股FMG曾被商务部评选为“中国海外投资经典案例”。


  曹志强认为,虽然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的历史较短,近些年的发展使我国企业在融入国际矿业投资市场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投资海外矿产项目成功的案例还不多。归纳起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资源,主要存在两类问题:


  从政府层面看,一是对企业海外投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政策、信息、资金、法律支持体系;二是对企业投资行为缺乏统筹规划和指导;三是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和驻外机构(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等)的作用发挥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企业层面看,一是部分进入海外资源投资市场的企业在产业链上缺乏主导地位,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风控能力不强,在运作模式、评估调查、法律法规、税务、融资并购等方面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企业运营管理人才,资源投资开发与所在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对接不紧密;二是企业之间缺少联合协同,大都是在孤军奋战甚至相互之间恶性竞争,投资行为表现得较为无序、混乱;三是在项目选择上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严谨性。不少项目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对于当地矿产资源勘探评估不充分、基础配套设施调查不细致,导致部分项目建成后,其投资、运营成本较高,财务效益较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基于此,曹志强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支撑体系。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应不断完善海外投资支撑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竞争,努力实现企业、国家整体利益和效果最大化目标。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建设关键资源产业链,促进相关国家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构建资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经济合作“三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建议借鉴美国设立海外私人投资机构、日本设立贸易振兴会等政府专门机构的做法,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完善海外投资政策与法律法规,牵头做好我国海外资源布局顶层设计与长期规划,指导企业海外资源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协助开展商务交流、商业谈判工作,协助处置企业突发投资、经营风险,规范和保障境外投资。充分利用我国综合影响力,加快与有关国家签署投资保护和促进的双边或多边协定以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据此协调争议、解决争端。对一些超大型资源类项目,建议在所在国使领馆设立专职商务参赞,建立与有关国家的高层对话与沟通机制,利用外交平台解决好涉及面宽、影响重大的海外投资实际问题。


  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经营保障体系。其一,建立国际化经营的金融、财政支持平台,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为企业海外资源投资开发项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二,扩大海外资源开发类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其三,建立健全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体系。从国家海外资源战略和鼓励企业走出去角度考虑,对相关的保险体系进行改革。其四,在税收政策方面支持企业国际化投资经营。双重征税问题给企业海外投资带来困扰,以华菱集团为例,投资FMG(间接持股比例超过10%)每年的现金分红已在澳大利亚缴纳30%的企业所得税,国内对投资收益还需再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境内外累计税收负担合计高达47.5%。这与很多国家针对企业海外投资税收政策差别较大,不利于支持企业持续加大对海外投资的力度。建议进一步降低或者取消对外投资企业(含直接或间接持股)在海外发生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的税收抵免门槛。其五,积极推进矿产品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进一步在国内扩大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及合作范围,推动矿产品人民币跨境结算向常态化结算过渡。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四是,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管理和核心能力建设。


  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太钢,令我们非常振奋,也非常激动。在当前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总书记对太钢、对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指示,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谈及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太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秘书长何文波激动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总书记的太钢之行也体现了对传统产业的重视,对制造业基础的重视和对钢铁业的重视,中国钢铁人由衷地感到高兴,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让中国钢铁科技创新在世界冶金史上浓墨重彩


  据悉,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时,该公司生产的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即“手撕钢”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总书记肯定了太钢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方面的成果,并勉励太钢在不锈钢领域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何文波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近年来,钢铁行业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坚决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太钢“手撕钢”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积极涌现出来。

推进海外资源投资开发、维护产业链安全,牢记总书记嘱托 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建材网,cnprofit.com

从“长征七号”探空到“蛟龙”探海,从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打破世界纪录、开采可燃冰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上天、入地、潜海……中国钢铁工业为各类“大国重器”持续提供领先的高品质材料支撑。“钢铁行业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进步,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这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文波说。据统计,钢铁全行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561.2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06.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由0.89%增长到1.05%;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22件增长到2018年的17006件;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5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3%。


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钢铁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这次政治局会议也给我们钢铁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何文波认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巩固钢铁产业优势,强化钢铁产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一环。


  第一,要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第二,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的发展后劲,不断夯实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基础。


  第三,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最后,要坚持标准引领,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坚持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不断完善钢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让中国钢铁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冶金技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何文波说。


  绿色发展已成为钢铁企业生存理念


  2019年9月7日,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组织下,15家大型钢铁企业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发展宣言》(以下简称《绿色宣言》)。这是中国钢铁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这次《绿色宣言》的签署被认为是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起点。“这次《绿色宣言》的签署既是钢铁行业主动担当,也满足了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近几年,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各个钢铁企业,甚至已经内化为中国钢铁企业和中国钢铁人的基本理念。企业做不到绿色发展就很难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何文波强调,绿色发展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当前,在行业超低排放等政策的要求下,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全球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近年来,钢铁行业积极作为,重点推广应用了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施,围绕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五大重点工序,积极开展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高温烟气循环分级净化技术等研究,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了一大批清洁工厂、花园工厂、绿色工厂。据生态环境部5月15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目前已有222家钢铁企业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同时,通过减量置换进行装备升级,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和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钢协统计,2019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53千克标煤,吨钢二氧化硫排放0.47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0.48千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其中一些企业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耗新水2.56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98%,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一些钢铁企业积极倡导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等,协同促进钢铁与各个行业发展合作关系。部分先进企业开发了LCA(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决策模型和数据分析平台,引导并协同下游用钢产业进行绿色消费,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体现钢企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做出的贡献。何文波指出,下一步,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一是要促进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水平均衡实现提高,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二是充分挖掘和正确评估钢铁工业大生产本身和发展循环经济所蕴含的绿色价值;三是在技术层面解决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的整体方案,使钢铁绿色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智能制造引领钢铁发展未来


  “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面向未来的两大主题,也是钢铁行业实现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何文波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钢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施智能制造。”何文波表示,智能制造不仅能促进制造业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其本身还蕴含着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长空间。何文波介绍,智能制造给传统产业带来的优势在今年疫情期间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疫情期间,位于上海的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工厂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两条200米长的生产线基本实现机器代人的工作。自从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行车无人化和作业后,传统守候在产线一旁辛勤工作的工人已“摇身一变”,成为坐在“六合一”操作室里通过电子屏幕远程操控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智能制造不仅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更在疫情期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稳定生产的高效平衡。该工厂因为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被业内称为“黑灯工厂”。据悉,今年1月,该工厂首次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灯塔工厂”名单。近年来,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持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指数2019年达到53.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9%,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9.8%,总体处于重化工业领先水平。在两化融合基础上,钢铁行业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将智能化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中,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先进工艺与工业互联网的有机融合。目前,已有9家钢铁智能制造项目被工信部列为示范项目,宝武、鞍钢、太钢、南钢等企业在智能车间、智慧矿山、大规模定制等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钢铁行业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较大冲击。疫情发生以来,钢铁需求的下滑和延期释放是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钢协提出了“控疫情、强保障、保安全、稳经营”的12字应对方针,同时按照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要求,开展了钢铁企业复工复产日监测,从监测情况看,钢铁行业复工复产情况较好,目前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这次钢铁全行业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充分体现出我们抵抗重大风险的能力。尤其是疫情期间,钢铁企业苦练内功,充分克服原料运输、人员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充分挖掘企业降本增效的潜力,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何文波指出,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明显成效,抗风险能力增强。这也源于我国钢铁行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二是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三是钢铁技术自主性比较强。何文波强调,我国钢铁产业存在三个非常突出、需要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一是产能布局问题,二是集中度问题,三是资源保障问题。此次疫情的发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这三个问题对行业稳定运行造成的潜在威胁。产能过大会让市场供给严重失衡,集中度过低会导致市场无序竞争,而资源保障度差,会严重侵蚀行业利益。这三个问题将是长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一道共同发力。


  “辩证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尽管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也迫使我们更加看清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钢铁行业一方面要做好当期的应对,另一方面也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做好自己的事,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何文波强调。


  一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正是由于钢铁行业在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基本解决了影响行业运行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提升了抗风险的能力,才有了疫情发生后的有效积极应对。但受疫情影响,产能问题再次浮现,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二是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我国钢铁行业具有全球最完备现代化生产体系,要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促进与上下游行业的联动,深化合作共赢,深挖全产业链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三是要正视短板和不足,及时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这次疫情告诉我们,任何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机发生时,一些短板和不足会被放大,甚至将影响企业的生存。行业企业要随时保持危机意识,及时补足短板,解决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问题。


  四是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此次疫情发生后,尤其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部分进口产品无法供货,一些国内高端产业关键零部件被“卡脖子”。疫情警示我们,要加快“卡脖子”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进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


  五是继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疫情过后可能面临着全球产业链的重大调整,我们不仅要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要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钢铁治理,为世界钢铁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钢铁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中流砥柱。没有钢铁的稳定,也没有工业和制造业的稳定。经过疫情的考验,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的力量。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钢铁事业大有作为。”何文波强调。


标签:企业聚焦行业资讯原料动态今日头条产品资讯建材商道建材应用市场评论成品材料建筑基材建筑材料金属材料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service@cnso360.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